一、1978年巨幕被開,個體經濟被激活
改革開放開啟了中國巨變的歷史進程,帶來了巨大的制度紅利,為全社會積壓已久的創造力和創業能量解縛松綁,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隨之提升。但在這樣一個制度變革、轉型和試錯時期,所謂創業多以民間農民、草根、個體戶為主,更甚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這是一種無奈不得已的選擇。這些人們,在摸索中前行,不斷做出勇敢的嘗試,承擔著巨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性。
二、1984年下海創業潮
自個體經濟為人們打開新天地后,市場經濟迅速席卷全國,發財致富日漸成為全民理想。全民經商潮火遍全國,其中最為典型的是“下海潮”。其中代表SOHO潘石屹放棄石油部管道局“鐵飯碗”,南下廣東,找尋商機。
據人社部數據顯示,1992年,有12萬公務員辭職下海,1000多萬公務員停薪留職,市場的導向不斷打破人們思想禁錮,跳出固有體制,投身市場經濟之海的熱情。
三、1997年互聯網創業潮
經濟體制的改變,讓人們解決生存問題;而科技的發展,卻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,中國的互聯網元年,在1997年開啟,隨著互聯網在全球范圍內的快速普及,互聯網創業在發達國家蔚然成風,帶動了一大批人才精英的創業激情。
1997年1月,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生張朝陽創辦了愛特信ITC網站,次年2月,克隆雅虎,推出中文網頁目錄搜索的軟件,名叫“搜狐”,成為當今中文世界強勁的互聯網品牌。
四、2008年海歸創業潮
2008年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,推動了海外精英大規模歸國就業或創業;同時,中組部適時推出了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,在全國各地大范圍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回國,形成新一輪海歸創業潮。新一輪海歸創業潮不再局限于互聯網、移動互聯網創業,而是廣泛涉及智能制造、生物醫藥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文化創意等諸多高科技和前沿創新領域,進一步助推了中國高新技術的發展。
五、2014年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
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”出自2014年9月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李克強總理的講話,李克強提出,要在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“大眾創業”、“草根創業”的新浪潮,形成“萬眾創新”、“人人創新”的新勢態。此后,他在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、國務院常務會議和2015年《政府工作報告》等場合中頻頻闡釋這一關鍵詞。每到一地考察,他幾乎都要與當地年輕的“創客”會面。他希望激發民族的創業精神和創新基因。
這次變革,意味著全國走向了釋放創造力的時代,相比之前的浪潮具有更為廣泛的思想基礎和群眾基礎,這將是中國改革發展道路上的又一個里程碑。
六、2020年穩妥高收要創業
2020對于全國,是一個特別的年份,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整個社會的節奏,中小微企業普遍迎面而來“現金荒”、“用工荒”、“原料荒”、“物流荒”等各種壓力,而對于個人更是面臨假期無止境,薪資無保障,未來無安全的境遇。
而這一次的疫情也為每個人敲響了警鐘,
市場動蕩中,如何保障個人利益的穩妥高收化?
失業人群的暴增和畢業季的襲來,雙重壓力激發了更多創業者的崛起,未來需要更多機會,更多挑戰!
創業者如何選擇加盟品牌?
對于加盟品牌,創業者最為關心的元素就是加盟后是否能快速起量,并保持穩定增長,代理商可復制的經驗就十分重要,良好品牌背書能夠有效推動加盟者的市場開展。
世卿作為防滑防護行業領軍品牌,自創立至今,全國分布共有200余家代理商,1000多名世卿合伙人,成熟穩定的項目扶持,優良高效的技術研發,與時俱進的產品更迭,實現了眾多有志之士的創新創業,打造了一批又一批成功案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