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的文章介紹施工縫的處理方法。在介紹施工縫的處理方法之前,先介紹一下什么是施工縫。實際上,施工縫是指現(xiàn)代建筑施工中澆筑混凝土時,由于施工要求等原因需要分段澆筑混凝土,所以混凝土之間會形成這種接縫。
所以為了保證建筑質(zhì)量不受影響,如何處理好施工縫是施工人員應該掌握的能力。那么施工縫的處理方法有哪些呢?施工縫的處理方法是:第一,如果施工中的間歇時間不超過所用水泥的初凝時間,當混凝土連續(xù)澆筑時,可以拌入新的混凝土,將先前澆筑的混凝土覆蓋,然后用振搗工具到達新的混凝土層,到達先前澆筑的混凝土層,一般伸入舊的混凝土層5 ~ 10厘米,兩種混凝土就可以壓實成一個整體。
其次,如果在重新施工時,間歇時間已經(jīng)超過所用水泥的初凝時間,則只有在澆筑的混凝土強度大于等于1.1 MPa時,才能繼續(xù)施工。
其實在建設過程中還會有很多其他的情況。比如施工過程中間歇時間過長,導致已經(jīng)澆筑的混凝土硬化,那么在澆筑新的混凝土之前就要做一些其他的處理。具體項目如下:(1)澆筑新混凝土前,必須將結合面上的雜物清理干凈,如松散的砂石等。
(2)混凝土外露剛性表面上的鐵銹也應清理干凈。
(3)必要時,可將前期混凝土適當鑿毛。
(4)一定要用清水將之前的混凝土表面沖洗干凈,這樣在澆筑新的混凝土之前,會保持濕潤。
(5)澆筑新混凝土前,必須在接縫表面鋪一層厚度為1 ~ 1.5cm的水泥砂漿,或在水平接縫表面鋪2 ~ 3cm。
(6)務必夯實施工縫周圍的混凝土。
以上是對施工縫的一些處理方法的介紹。在實際施工中,我們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,但是如果我們善于總結,一定能夠相處融洽,解決問題。其實施工縫的情況還是很多的。在本文中,我們將介紹一種最常見的情況,以及
更何況在施工中,盡量少留施工縫,對建筑結構的整體性更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