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6歲的張世財外孫在義烏江灣小學就讀,接送孩子上下學的任務主要由張世財完成。每天,他騎著電動自行車接送孩子上下學。
今天下午,張世財到學校接外孫時,還沒到放學時段。他停好電動自行車,坐在校門口的風雨棚下的長凳上,邊翻看學校準備的雜志邊等待放學。張世財說:“以前,家長接孩子來早了,夏天只能在校門口曬太陽,冬天也沒個地方躲雨?,F在,學校為家長設立了風雨棚,添加了長條凳,還為家長準備了報刊雜志,很溫馨?!?/p>
在校門口設置風雨棚,增加休息凳,這些建議都是江灣小學在每周家長服務日時,家長們提出,學校用心落實的。上學期起,江灣小學成立家長服務中心,每周定期在校門口舉行由值周領導和老師參加的“面對面,零距離,解民意,把問題解決在校門口”的服務,聽取家長的“心聲”。
面對面跟家長溝通
每周三下午放學時段,江灣小學都會有校領導和值周老師在校門口接待家長,聽取家長的意見建議,解答各種疑問。
前陣子,有家長反映說,放學時段,很多孩子會跟站在校門口的老師打招呼敬禮,但有的老師卻面無表情,建議老師能及時回應孩子。學校馬上答復說,今后會提醒每個老師熱情回禮。
有家長反映,下雨天,孩子上學時從校門口走到教室鞋子容易弄濕鞋子,家長能不能送孩子進教室?
當天,學校查看積水情況后,決定鋪設防滑防水地毯。現在,每到下雨天,學校到教室的地面都鋪上了地毯,解決了家長和學生的“濕鞋”擔憂。
有家長反映,孩子上下學時,過馬路時要繞行,學校能否申請在校門口開通人行通道。校方當場解釋答復,對于該問題學校已于上學期向上級部門反映。上級部門也及時在學校召開各方協調會,經過實地查看,因校門口到十字路口未達到開通人行通道標準的距離,所以暫時不能開通。學校跟家長解釋這一情況后,家長表示可以理解,消除了之前的疑慮。
學校承諾,對家長提出的問題,能當場解決的當場解決,不能當場解決的一般問題承諾1個工作日答復,復雜問題原則上3個工作日內答復。
家校攜手,促進學校發展
面對面接待家長,把問題解決在校門口,江灣小學自上學期開設該活動以來,受到了家長點贊。除了向學校提建議意見外,也有家長通過這個平臺,表達對老師的感激之情。一名一年級新生家長反映說,孩子班主任工作認真敬業,家長無法按時接回家的孩子,老師總是組織他們在教室里練字。學校表示,會在教師例會上,表揚該老師的敬業精神。
現在,還有不少人在這一天趕來了解招生入學情況,學校老師根據招生政策和學校情況一一詳細答復。
除了每周三放學時段與家長面對面溝通外,江灣小學還在家長服務中心設立了校長信箱,方便家長隨時將意見建議通過書面的形式向學校反映,在家長等候區設立了飲水機、應急藥箱等物品,方便家長取用。
義烏江灣小學校長王忠平說,希望通過面對面和家長溝通,從具體問題抓起、從身邊小事做起、從家長最不滿意的事改起,立說立行、即知即改,真正聽民情、解民憂、順民意,以實際行動贏得家長信任,匯聚能量,家校攜手,促進學校更好發展。
記者 金曉英
編輯 穆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