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益福彩惠民生⑥
走進位于揭陽黃岐山森林公園腳下的聚龍灣護理院,滿眼碧草如茵、林木蔥郁,紅瓦黃墻的院舍坐落其中。
10月22日早上9點多,長者們圍坐一圈,玩起套圈游戲,這是最受歡迎的活動之一。套中了日用品的長者激動地拍起了手,露出了孩童般的笑容。
在福彩公益金的助力下,聚龍灣護理院推行“養老與醫療相結合,養老與養生相結合”的養老模式,幫助長者過上舒心幸福的晚年生活。
近三年,揭陽市共投入福彩公益金近1500萬元,建立健全全市養老機構、加快養老服務事業發展、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。
飯菜如何長者說了算
86歲的許伯住進聚龍灣護理院已有半年了。每天吃過早飯之后,他可以參加約一個小時的拍手保健操、活動一下身體,再與同住的長者喝茶聊天。在這里,他認識了一位跟他同年參軍的老兵,兩人總有聊不完的話題。
下午他最喜歡去看看潮劇,還可以參與手工、打牌、丟沙包等豐富的活動,晚飯過后是看新聞、電影的時間。每逢重陽端午等節日,還能觀賞節目表演,參與游戲互動。
“每天都有人來打掃衛生、消毒,住得很放心,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也很好。”許伯一邊笑吟吟地說,一邊緊握住護理院院長倪泳俊的手。
不忙的情況下,倪泳俊每天都會去老人的房里看看,對每個老人的年齡、健康狀況等信息了然于心。
“讓老人和家屬滿意,是我們的服務目標。”倪泳俊說。護理員吸納自發報名的長者參與管理,組成長者占大多數的民主委員會,廣泛征求和聽取長者在生活方面的意見和建議;負責制定每月飯、菜譜,具體掌握伙食標準,定期結算伙食賬目、重大節日調劑好飯菜樣式,豐富飯菜供應。
在醫養結合方面,院內醫務人員定期為老人體檢,建立健康檔案;規劃健康管理中心,健康管理師、康復理療師、營養師為老人制定合理的康復活動計劃。
2014年11月以來,聚龍灣護理院承接了揭陽市社會福利中心的運營管理,保持公益性機構性質不變,履行其兜底責任,供養完全或部分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特困人員。在滿足兜底對象的入住需求基礎上,開展社會化養老服務。
實行公建民營后,經營范圍也由原來單純的供養服務擴大到養老、精神慰藉、醫療康復、收養護理等多功能、全方位服務。
目前護理院入住總人數151人,最高年齡99歲,平均年齡78歲,其中特困人員58人。
福彩公益金帶來這些改變
在護理院內,隨處能看到暖黃色的扶手,柱形圓管直徑僅3厘米,距離地面高度為80-90厘米,采用防滑材質,表面有凹凸的紋路,方便長者握扶。
這樣的助行扶手已經在全院覆蓋,讓長者的行動更安全。倪泳俊說,在福彩公益金的支持下,聚龍灣護理院根據養老院相關建設標準,強化硬件,完善院內安全、適老化設施,改善了長者的生活環境。
改造后,他們將消防控制室和監控室整合到一起,一旦發生火情,消防系統發出警報,顯示起火起點,同時能從視頻監控中看到起火現場的情況,方便準確施救。
“為了消除老人居室的安全隱患,我們還更換了老人房間的所有呼叫系統,提高應急救護效率,確保老人安全。”倪泳俊介紹,護理院建設完善了評估室、洗衣房、增加長者廁所扶手、浴霸、房間小夜燈、購置適老化醫療床、康復設備、餐桌餐椅、洗澡椅。
聚龍灣護理院還把養老服務延伸到了社區,在揭陽市榕城區設立了兩家居家養老中心,為附近街區的老人提供健身活動場地和理療按摩等服務。
承接政府購買服務的上門居家養老服務,組織專業社工人員和護理員上門為轄區內失能、半失能老年人等特殊困難人員提供健康檢查、診療、生活照料等服務,每年服務約1萬人次。
揭陽地處粵東,2020年常住人口為557多萬,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占比16.1%。揭陽市民政局慈善養老和社會工作科四級調研員黃少通介紹,在地方財力有限的情況下,為了適應老年人口快速增長的形勢,揭陽市安排市本級福彩公益金55%以上用于養老服務業建設,近三年來共投入資金1496.58萬元。
用于新建和改擴建社會福利院、敬老院等養老機構和社區養老服務設施,以服務生活困難和失能老年人為主;引導和幫助養老機構配置改造消防設施設備,提高機構安全保障;支持特殊困難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。
【記者/視頻】吳曉嫻
【作者】 吳曉嫻
廣東民政頭條
來源:南方+ - 創造更多價值